人大代表陶浒生昨天提交了《取消中考生报考高中受区域限制的规定》的建议。陶浒生指出,目前南京中考生报考高中有区域限制的规定:比如郊县不能报考城区某些学校;城区学校中考生不能报郊县的高中;这样明显有失公平,也对考生自由量力报考高中带来限制,影响学生健康发展,类似不合理限制建议应及早取消。
家长学校盼打破限制
南京市五中教务处孙主任认为,目前南京中考生报考高中受区域限制的规定对学生来说确实不公平,一些想要报一中、金陵等四星级的高中学生因为限制不能如愿。孙主任介绍,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来咨询报考问题,得知不能报考都很遗憾。
记者了解到,很多学校也希望打破这种区域限制。孙主任介绍,对于郊县一些很优秀的学生,他们很想接收。“这些学生不仅成绩优秀,而且比城里的学生更能吃苦,如果打破原来的限制,学校的选择也可以多一些。”
孙主任还指出,考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报考学校,不仅受到区域的限制,还有一些来自学校的限制。很多同时设立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学校往往会强制性挽留本校学生,想尽办法不让他们报考外校,以保证自己的生源质量。“这对考生来说,也是不公平的。”
此外,针对考生报考高中的区域限制,一些市民也有看法。市民张先生提出:“如果我在江宁买房子,以后孩子是不是就不能到城里上学啦?这显然是不公平的。”
南京尝试打通招生壁垒
南京市招办主任刘安康听说陶浒生代表的建议后表示赞同。据其介绍,南京市这两年也正在尝试逐渐打通城区和郊县的招生壁垒,不过工作推进中有不少阻力。
据介绍,早在三年前,南京市原市区高中不能到老五县招生,市区学生也不能通过正规的计划到县中读书。直到南京中考实行指标生,将附中、金中、一中、中华等市属高中每年分一些指标到郊县(还不包括高淳和溧水),才稍稍打开了一点缺口。不过,这也是“蜻蜓点水”的尝试,一个县只能分到二三十个指标,远远不能满足需求。此外,重点县中对城区学生仍完全封闭,其指标生计划只能分给本县中学。
刘主任分析,之所以造成城区和郊县招生封闭,有其历史原因、财政投入关系等,主要还是生源的问题,不少郊县担心城区的好高中抢走了好生源,对本县县中的发展有不利影响。“不过,作为招生主管部门,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打通招生,逐步过渡到全市统一录取。”刘主任介绍,目前南京市已进行了一些打通招生的尝试,如将雨花台中学、二十七中、二中和燕子矶中学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到各郊县,希望以后能扩大试点学校范围,稳步推进城区和郊县招生的互通。